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不求生 > 第1001章

第1001章(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全的环境下以松散联盟的形式发展为一个真正的一体化国家。

    第九十七章 林淮唐的同化政策

    巴尔干千年的历史注定了这里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就是走向彻底的碎片化,任何一个小民族都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国家,像波斯尼亚和科索沃也都要单独建国;

    第二条路就是走向真正的统一,并且必须是毫无保留的统一,不是由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或克罗地亚人牵头组建的国家,而是一个没有主导者、足够松散、因此也不会造成民族矛盾激化的邦联国家。

    铁托设想的巴尔干公社共和国联盟,其实最接近的,就是林淮唐规划的印度公社联盟。

    林淮唐不是双标主义者,在他看来,像印度、像巴尔干这类民族宗教矛盾奇多的地方,如果不想让它彻底碎片化,变成某某地区的火药桶,那么唯一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松散的邦联化。

    在主体民族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强集权的联邦或单一制的共和国,都只会导致民族沙文主义的膨胀和民族仇恨的与日俱增。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主体民族如果连三分之二的人口都达不到,还想搞“强统一”、“强集权”,那当然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像是另一个时空的塞尔维亚那样,结果只会是“从塞尔维亚到塞尔维亚”,百年的征程和牺牲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三分之二的比例就已经是最低下限了,像另一个时空,即便强如苏联,在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只占总人口百分之五十一的情况下,强行推行强集权和民族同化政策,结果也是只能起到反作用。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是言载体问题,民族同化的核心是母语转换,而母语转换需要有母语使用人口作为媒介。母语使用人口越多,这门语言向外传播的动能就越强。最典型的是德语,由于人口过剩,11世纪起德国掀起东进运动,在此过程中大量德语人口向东迁移,很快同化本地人口数量不低的斯拉夫人。

    中文也是如此,历史上汉语向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的同化扩张,本质上都是由于汉族人口过剩导致的移民运动开启的。

    如今东共联内部中文的扩张,当然也是由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数量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汉语这门语言才会随着大量汉族人群的移民在联盟内部急速扩张,以至于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汉语就在七河、库伦、滨海等新省份占有了绝对优势,在朝鲜、日本、越南和婆罗洲,汉语的同化也都是由汉语母语人口的外溢带动起来的。

    中国在联盟国家一体化的体制建设中,拥有苏联、南斯拉夫都绝无仅有的一项巨大优势,那就是主体民族占到绝对优势的人口比例。其实,朝鲜、日本、越南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尤其是日本,拥有七千万人口,但在东共联中,七千万人口就连百分之十的人口比例都达不到,按照人口比例换算的话,日本在东共联内部的比例地位,其实仅仅相当于乌兹别克人在苏联内部的地位。

    假如苏联内部的第二大民族就只是乌兹别克人,而且还是像日本使用汉字那样,使用西里尔字母长达千年以上的乌兹别克人,可能苏联也不会有太大的民族隐忧。

    中国从来就没有依靠林淮唐的崇高威望,以及中国社会党在东共联中的特殊地位,谋求扩大汉语母语群体的特殊政治权力,而是极力在联盟内主张推行共产主义式的民族观。

    在整个东共联的范围内,三十年代以后各成员国就开始启动了公民资料数据库的统一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来中国的身份证、朝鲜的住民登录番号、日本的户籍……全部统一起来,使用同样的规格和防伪验证技术,并把这些公民资料全部载入统一的档案库里。

    从1933年开始,东共联的各成员国就开始统一更换全新的身份证,在新版身份证上不再表明民族一项的信息,同时,原来隐含有民族信息的身份证序列号码,也被重新修改了号码的制订规则,将其中原本与民族认定有关的号码全部改为了根据行政区划分的区号。

    林淮唐是愿意允许各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东共联要发展文化产业,不管是从学术角度出发还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都有必要保留东亚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差异,但语言的情况又不同,语言确实是民族文化的一大载体,可也并不是民族文化的唯一载体,林淮唐不认为语言的统一就意味着东共联的政策是要粗暴消灭各民族原有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工具,也是联盟团结和一体化的基石,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那么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军事国防,协调方面都会大成问题。

    所以东共联必须规定官方的第一工作语言,这个工作语言为方便起见,也只能是中文。

    说是中文,其实更准确来说应该是经过改造后的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