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字:
关灯 护眼
新丝路 > 民国不求生 > 第二章 寻乌调查

第二章 寻乌调查(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圳镇位在嘉应州上游地方,控制水源,地势较高,在这次水灾中受损不多。

    他们本来和林淮唐这一伙人是无冤无仇的,至多因为林淮唐一伙多是操闽南话为主,而三圳人多是客家人,所以稍稍有点嫌隙。

    但也绝不至于到了需要刀兵相见的地步。

    林淮唐将挂在土屋门板上的一柄倭刀取了下来,这是他从广州一名日本浪人手上缴获的战利品。

    林时爽故作镇定,拿出两把油纸伞来,一把递给林淮唐,但被林淮唐摆摆手婉拒了。

    “我们的人都在南口镇那边……”

    林时爽极力压低声音,生怕被堵门的三圳镇民听出他的怯意来。

    南口镇毗邻梅江,又处在水陆交汇的地势低洼处,受到这次水患的影响最深,灾民人数也是最多。

    本来林淮唐一伙人人手很多,不至于受到区区几十个手持农具的暴徒威胁。

    但这个时间眼上,大部分人都被派去南口镇,还有嘉应州其他受灾的村镇救灾去了,一下子就只剩下了林淮唐和林时爽两个人而已。

    也难怪三圳镇的这些农夫,起了歹意。

    潮汕一带,械斗之风极为盛行,规模最大的乡村械斗,甚至能达到十万人级别的规模,比许多国家决定国运存续的生死之战,人数都要多得多。

    林淮唐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人都没有带火器来。

    不要说洋枪鸟铳,就连最老式的火门枪都没有。

    是因为天气的缘故吗?

    这好歹让林淮唐松了口气。

    毕竟……

    没有携带火器,他就不用担心自己一时紧张之下,打出几条人命。

    嘉应州一带山峦起伏,幽林密布,地势险峻的同时,偏偏又有梅江流过,成为了一个奇葩的水陆码头。

    当年太平天国造反的时候,太平军一边的水师大将罗大纲,还有清军一边的总兵官张国梁,就都是嘉应州梅县这个水陆码头上的客家人三合会出身。

    客家人,三合会。

    都在嘉应州有极大的影响力。

    堵住林淮唐土屋大门的这些汉子,为首的人,讲话就带有明显的客家口音。

    “福佬!你们占了天妃宫放炮,还有什么话好说?到处放粮放洋,收买人心,嘴灵嘴精,虱母生到筐,福佬是要翻了天。”

    领头的汉子只穿一件棉布背心,露出的肌肉粗壮如钢铁。他光溜溜的前额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一直延伸到眉心处,腰间的长刀像是旧时官兵用的腰刀。

    林淮唐知道眼前这人是嘉应州三合会有名的头目人物,外号叫刀疤仔。据说庚子年的时候他上过直隶,跟着义和团的大师兄学了一手好功夫。

    后来是和洋鬼子交手,落得一身伤,又遭到清廷卸磨杀驴的通缉,这才逃回了梅县老家。

    林淮唐料想即便是扶清灭洋、迂腐之极的义和团,毕竟也是敢于和洋人抗争的好汉子。

    他不愿意下杀手,没有将倭刀抽出鞘来,只是用刀鞘磕着地面,一步一步平稳地走进暴雨之中。

    雨水下得稀里哗啦,打湿了林淮唐的头发——他的发型和众人都不一样,没有留辫子,而是一个简单的寸头。

    林淮唐那副冷静到极点的模样,让堵门的五六十人心里都有点发寒。大家都听说过他在广州杀出清军重围的传闻,一时间也都害怕起来,难道传闻都是真的?

    他真能以一敌百?

    刀疤仔底气也有些虚了:“福佬……你们把大洋钱交到天妃宫去,各乡各镇再平分救灾的钱,我们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天妃宫,就是供奉妈祖的寺庙,在闽南潮汕一带香火特别旺盛,也经常成为各乡械斗的指挥中心。

    林淮唐听了刀疤仔这话,就明白三圳镇的人是为什么找上门来了。

    不患寡,患不均。

    梅县遭了水灾,林淮唐和他的朋友们花了很大力气四处救灾。

    当然,钱粮重点投入的地方还是受水患影响最大的下游南口几个镇,像三圳这边,因为受灾情影响小,林淮唐就没有派人去组织援助。

    他们心中自然产生不平感,便借着林淮唐在天妃宫放了几门炮的理由发难,说白了就是要来抢救灾款的。

    最不济,也要给三圳镇也争取到一批不下于南口镇的救灾款。

    林淮唐失笑,他知道清末以来,中国人的省界乡土概念在满洲统治者的有意强化下,已经增强到了后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但也没想到,南口镇、三圳镇,这一个县里的两个镇,地域乡土概念,也能分化歧视到如此地步。

    “刀疤仔。”林淮唐招招手说,“你过来。”

    刀疤仔愣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